用户名: 密码: 注册

当前位置:首页>行业资讯>正文

包头稀土产业加速从“世界级储量”向“世界级产业”迈进

来源:包头日报 作者: 收藏

  “我们要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嘱托,自觉肩负起发展壮大我国稀土产业链、构建高质量稀土生态圈的使命,尽快把稀土资源优势转化为科研优势、产业优势、经济优势和战略优势,助力我国从‘稀土大国’迈向‘稀土强国’。”在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在内蒙古考察时的重要讲话后,中国北方稀土党委副书记、总经理瞿业栋对记者说。

  “要发挥好战略资源优势,加强战略资源的保护性开发、高质化利用、规范化管理,加强能源资源的就地深加工,把战略资源产业发展好。”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内蒙古时的重要讲话,更坚定了我市各界干部职工推动稀土产业由 “世界级储量”向“世界级产业”迈进的激昂干劲和坚定信心。

\

  作为稀土领域的头部企业,北方稀土坚持把创新摆在发展全局的突出位置,全面谋划科技创新工作,重大创新成果竞相涌现,一些前沿领域开始进入并跑、领跑阶段,科技实力正在从量的积累迈向质的飞跃,从点的突破迈向系统能力提升。今年,北方稀土获评国务院国资委创建世界一流专精特新示范企业,成为自治区唯一入选的地方国有企业,其品牌价值高达92.15亿元。目前,北方稀土“稀土碳酸盐连续化生产节能降碳技术”入围全国“原材料工业20大低碳技术”,成为国内稀土行业、自治区唯一入围项目。

  在距离北方稀土不远的金力永磁(包头)科技有限公司项目工地,到处是一派火热的施工景象。年产20000吨高性能稀土永磁材料项目整体形象建设已完成40%,预计三季度可以部分投产,为稀土产能添活力。

  作为包头市稀土产业发展的“主阵地”,近年来,稀土高新区深入实施产业延链、补链、强链攻坚行动,着力提升资源供给能力和就地深加工率,力争到2023年稀土永磁材料产能达到17万吨,占全国的三分之一,产量达到7万吨,占全国的四分之一,打造成为全国最大的磁材产业基地。

  而依托储量世界第一的资源禀赋,我市已初步形成了从稀土原矿采冶分离到功能材料、终端应用的完整产业链。

  截至目前,全国综合实力前十强的稀土磁材企业已有7家在包投资发展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和产业体系。包头稀土产业集群成型成势,稀土原材料就地转化率达到79%。其中,稀土磁性材料产能占全国40%,稀土金属、储氢材料和抛光材料产能均居全国第一。

  同时,包头拥有7个稀土领域国家级科研平台、占全国稀土领域国家级创新平台的50%以上,稀土采选、冶炼、分离等前端领域产业化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是我国最大的稀土原材料供应基地、功能材料生产加工基地和研发应用基地。

  在资源整合中善于借势,包头稀土产业发展不拘于一时一地,而是向经济发达地区要资源,向高层次人才要创新。

\

  2月15日,国内首家稀土新材料技术创新中心在包头市成立,将承接国家重大战略重大技术装备材料研究,发挥稀土的作用,把国家重大战略转化成经济动能。

  同一天,包头市引进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卫,担任北方稀土国家企业技术中心首席顾问、北方稀土功能材料创新中心专家委员会主任,这是继聘任浙江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严密为包头稀土研究院院长,包头市在稀土产业引入的又一位“大咖”级专家学者。

  走进包头稀土研究院天津分院展厅,“冬暖夏凉”的稀土玻璃涂层、自带热循环的“稀土羽绒服”、高温炉窑上的“节能卫士”……一项项科研成果显示,在科技创新成果转化的加持下,稀土更多地走进生活,应用到生产中。

  成立十年来,包头稀土研究院天津分院已累计申请发明专利96项,授权53项;申请商标9项,发表论文20余篇,参与起草行业标准30余项;自主研发稀土断热涂层材料、高品质无水稀土卤化物、稀土红外蓄热温升剂已实现成果转化。

\

  在一次次技术创新的带动下,在一个个优质项目的支撑下,包头稀土产业规模不断扩大,质量效益持续提升。

  2022年,包头稀土产业产值突破650亿元。今年,将集中招引一批永磁电机、伺服电机等磁材应用企业,大力引进储氢材料、抛光材料、稀土合金、“稀土+”消费品产业链相关项目,力争年内稀土产业产值增长20%以上、突破800亿元,到2025年突破1000亿元。

  “我们将认真学习贯彻好习近平总书记在内蒙古考察时的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把稀土产业作为建设国家重要能源和战略资源基地的抓手,着力提升资源供给能力和就地深加工率,做强稀土下游产业,大力延伸磁性材料、储氢材料、抛光材料、催化及助剂材料、稀土合金、‘稀土+’消费品产业链,加速稀土产业绿色化、智能化、服务化、规模化转型。”市工信局稀土产业发展科科长宿宝龙表示,“包头正努力建设全国最大的稀土新材料基地、全球领先的稀土应用基地,不断推进我市稀土产业向‘世界级产业’迈进。”